2025大甲媽遶境話題盤點:掌轎、衝突與環境問題

Share

2025年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如期展開,作為台灣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宗教盛事之一,今年的活動不僅吸引大量信眾參與,也在網路上掀起熱烈討論。從政治人物的高調現身,到現場秩序的爭議,再到對傳統禁忌的關注,這場遶境不只是宗教活動,更成為社會輿論的放大鏡。

《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》網路聲量觀察站,透過社群平台討論聲量分析,將帶你回顧2025 年大甲媽遶境期間——最受關注的五大話題。

  • 前期平緩(4/1–4/3)
活動起駕前,討論聲量僅約1–2千,人數關注尚屬平穩。
  • 起駕當日飆升(4/4–4/6)
4/4聲量突破1萬,4/5起駕之夜衝上約2.2萬高峰,後續4/6仍維持近2萬的熱度。此時多集中在「起駕儀式」及「政治人物卡位」等話題。
  • 中段回落(4/7–4/12)
隨行程推進,聲量逐日回落至6千至1.5萬之間,但仍因路線衝突、環境議題時有小幅起伏。
  • 回鑾再起(4/13)
最後一天回鑾當天再次衝至約1萬,成為第二高峰,主要關注「大甲媽祖回鑾」盛況。
  • 結束遞減(4/14–4/15)
隨活動落幕,討論量快速滑落至4千以內,逐漸恢復常態。

Top1. 搶掌轎卡位:C位之爭|聲量:14,966

2025年4月6日晚間7時,大甲媽祖鑾轎經過雲林西螺大橋時,原訂由雲林縣長張麗善掌轎,卻遭民進黨籍西螺鎮長廖秋萍插入「C位」,雙方一度言語交鋒,最後由立委張嘉郡鑽空扶轎並完成最後500公尺。

Top2. 傅崐萁參與:政治人物高調現身惹議|聲量:9,846

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和花蓮縣長徐榛蔚夫妻,高調現身在遶境徒步隊伍中,更三度喊話「台灣需要團結」,部分民眾對其高調參與感到不滿,直嗆「罷免國民黨賣台立委,罷免賣台立委」、「傅崐萁還要去香港接指令嗎?罷免賣台立委」等討論聲量飆升。

Top3. 繞境途中衝突:推擠與暴力畫面|聲量:6,350

遷駕首日晚,即在大甲區光明路與順天路口發生推擠糾紛,一名陣頭成員因開路與他團體爆發衝突,甚至有人持安全帽攻擊對方後腦,警方已介入偵辦;回鑾途中在市區又發生多起類似推擠事件。

Top4. 環境髒亂問題:校園廁所「被炸彈轟炸」|聲量:2,930

4月12、13日遶境隊伍經過清水高中時,學生於臉書社團貼出多張校內廁所堆滿垃圾、排泄物的照片,怒批「把媽祖的臉都丟光了」。鎮瀾宮後續回應將委外清潔並加強宣導,彰化市清潔隊亦於回鑾後清出約5.2公噸垃圾。

Top5. 繞境禁忌相關:十八大禁忌提醒|聲量:1,253

傅崐萁的母親劉滿蘭,在去年7月24日享耆壽90歲,守喪未滿一年,就現身遶境活動恐誤觸禁忌,由命理協會與廟方整理的「媽祖進香十八大禁忌」中,包含:女性月經期、守喪未滿一年者不得觸轎;持香旗者不得進廁所;懷孕者不能躦轎,皆旨在維護儀式之莊重與信徒之潔淨。

延伸閱讀:媽祖進香繞境18大禁忌

2025年大甲媽祖遶境不僅展現了宗教信仰的力量,也映照出社會在公共秩序、政治角色與文化價值等多層面的矛盾與省思,網路聲量所反映的不只是對事件本身的關注,更揭示了台灣社會對宗教活動參與與公民責任之間平衡的深層對話。

在未來的遶境活動中,如何兼顧信仰尊重、環境維護與秩序管理,將是主辦單位與參與者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。

本文所調查的結果由《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》平台提供,資料來源基於潮網科技Bonito社群大數據分析與洞察平台。本次分析涵蓋的時間範圍為2025年04月01日至2025年04月15日。該平台透過先進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,收集並處理來自國內主要社群(FB、YT、IG、PTT、Dcard等)多個社群媒體平台的公開討論數據,對網路社群中的言論進行語意分析,並綜合討論熱度與網民反應進行排名。本次排行並非根據投票或民調結果,而是單純根據網絡討論的數量及其熱度進行排序,結果不代表正負評價。
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