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師大女足抽血案爆發,七日聲量破十萬筆


臺灣師範大學女子足球隊「抽血換學分」事件於2025年7月再度引發社群高度關注,根據《時局》網路聲量觀察站統計,事件累計聲量已達104,090筆。討論起點始於當事學生於Threads發表個人經歷,聲量自7月12日起逐步升高,並在7月15日立委陪同召開記者會、公開抽血畫面後快速躍升。16日至17日分別錄得41,957筆與54,485筆,成為本波最高峰。

事件核心包括學生指控教練周台英施壓配合抽血、回收補助經費、涉及論文不實等,後續輿論擴及師大其他教職人員、教育部及研究計畫主持人。五大熱門主題中,「檢調介入」以7,439筆居首,緊接著為「劉教授嗆學生炎上」與「補助去向」等議題。社群語感明確鎖定加害者責任與校方處置,討論已由個案轉向體制結構的檢視。

爆量式增幅,兩日累計近九成聲量

根據統計,台師大女足抽血事件於9日內累積聲量達104,090筆,呈現爆發性成長。初期聲量相對低,7月10日與11日僅有34與33筆,12日略升至189筆。13日起開始攀升至252筆,14日進一步增至1,702筆,形成初步波段。

關鍵轉折發生於7月15日,當天立委陪同當事學生召開記者會揭露過程,聲量激增至5,438筆。7月16與17日聲量暴增至41,957筆與54,485筆,兩日合計即佔整體聲量近九成,討論集中於檢調偵辦進度、教育部回應與教師個人言行等面向,整體趨勢由低至高急遽升溫。

社群焦點橫跨五軸,「嗆聲」與「補償」交錯

本次事件五大主題聲量集中度高,前後五名差距僅2,236筆,顯示社群關注並非聚焦於單一人物或處分結果,而是朝向制度性結構全面檢視,從司法、師生權力、研究補助到校方態度,均為主要輿論主軸。

TOP 1. 檢調介入:事件轉入司法程序成討論熱點|7,439

檢調介入為聲量最高主題,累計7,439筆。7月16日,台北地檢署主動分案偵辦,將教練周台英列為被告,引發社群高度關注。多則新聞與社群貼文同步轉載相關訊息,留言討論焦點集中於是否涉及《刑法》強制罪與侵占罪,亦有聲音呼籲儘速偵辦、避免責任模糊。

TOP 2. 劉教授嗆學生炎上:師生不對等再掀波瀾|6,581

教授劉錦璋針對當事學生在Threads的貼文留言「整個師大都要跟你道歉嗎」,言論遭截圖流傳,引發社群反彈,話題聲量攀升至6,581筆,列居第二。此主題未直接涉及抽血事件本身,卻再度引爆對校園權力結構與教師角色的討論,構成第二波擴散熱點。

TOP 3. 補助去向:經費邊界受質疑|6,145

學生於記者會揭露,原有補貼費用最後卻以「球隊經費」為名目繳回,引發對經費使用與監督機制的質疑。此議題累積6,145筆聲量,社群關注焦點不僅止於受試費未妥善發放,更聚焦於抽血行為由非醫療人員執行的違法爭議,引發「是否構成非法醫療行為」的質疑。

TOP 4. 教練道歉:道歉聲明遭質疑誠意不足|5,367

台師大於官方臉書發布周台英165字手寫道歉信後,社群反應迅速爆發,留言灌爆導致該貼文火速刪除。此主題共引發5,367筆聲量,多數留言批評內容未針對抽血指控作出具體回應,甚至稱其「輕描淡寫」。這波討論突顯社群對形式性道歉極度敏感,焦點也由個人回應延伸至校方危機處理與公關作法的檢驗。

TOP 5. 師大回應:校方處理態度成為檢視指標|5,203

隨著事件延燒,台師大於7月13日至17日間陸續發表數則聲明,說明調查結果並提出六項後續改革,包括取消必修課程、暫停教練職務與強化研究倫理審查。此類聲明引發5,203筆聲量,不少留言質疑校方回應「未觸及核心問題」、處分過輕或缺乏誠意道歉,導致回應效果未達止血目的,聲量長時間維持於高峰。

從控訴到共識,聲量如何驅動社群行動

台師大女足抽血事件在短短九日內爆量逾十萬筆聲量,其高峰集中於7月中旬兩日,並未因道歉或校方聲明而迅速降溫。從初期揭露個案、指認責任人,到後續對補助機制、研究倫理與校方作為的擴散檢視,社群輿論呈現「多軸線延燒」格局,聲量分布高度集中卻不單一導向。

整體觀察顯示,此事件已由個人行為爭議,轉化為對教育、醫療與研究制度交界處的集體質疑。五大討論主題聲量差距有限,集中於程序不當、權力不對等與誠信機制缺失,顯示社群不僅持續參與,也對後續調查、處置與補償動向維持高度關注。儘管相關單位已多次聲明處理進度,但輿情尚未結束,後續是否能帶動制度實質調整,仍是觀察重點之一。

本次聲量統計由《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》平台提供,資料來源為潮網科技所開發之Creator sonar文字輿情模組。本次分析涵蓋的時間範圍為2025年7月10日至2025年7月18日。分析涵蓋討論區、社群網站、部落格、新聞等,透過語意辨識與資料演算技術,整理特定期間內與關鍵詞相關之公開討論總量。

聲量指數計算方式如下:

聲量數 = 相關文章數 × 1 + 相關文章留言數 × 1

定義說明:

  • 相關文章:標題或內文出現關鍵詞之貼文、新聞、討論串
  • 相關文章留言:文章標題出現關鍵詞之文章下所有留言;如平台文章無標題,則以內文前 30 字作為標題判準。如果關鍵詞僅出現在文章而非標題,則僅記也有提及關鍵詞的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