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超人》《F1電影》激烈拉鋸,討論量狠甩其他作品


本期觀影聲量榜形成明確的雙強競爭格局。《超人》與《F1電影》分別以21,090筆與21,006筆聲量穩居前二,僅相差84筆,呈現極度拉鋸的態勢。兩者合計聲量占總體將近四成,對其他上映作品構成明顯壓制。其餘電影即使擁有IP基礎或動畫話題,亦未能突破雙雄聲勢,形成集中與分層現象並存的聲量結構。

雙強領跑,聲量集中效應顯著

前兩名《超人》《F1電影》合計超過四萬筆,明顯壓倒其他作品。第三名《侏羅紀世界:重生》為唯一聲量破萬之作,之後聲量斷層明顯。其餘作品大多落於千筆上下,動畫與真人改編作品多集中於中後段,整體呈現前段集中、中段分散的聲量結構。

TOP 1.《超人》|21,090筆

作為本期聲量最高的作品,《超人》累計21,090筆,此片為DC宇宙重啟的首部作品,重塑主角形象與敘事脈絡,選角與風格均有所革新,延續與過往作品的聯繫則引發影迷高度關注。改編策略與角色背景設定成為焦點,使其在重啟類型電影中形成獨立聲量重心。

TOP 2.《F1電影》|21,006筆

《F1電影》以21,006筆聲量緊追《超人》,僅差84筆,為本期第二。電影由布萊德彼特主演,故事圍繞資深車手復出,與新進選手合作應戰賽季,並使用真實賽道與車輛拍攝。敘事結構採現場紀錄與虛構角色交錯,強化職業場域的臨場感,使其在運動題材電影中建立鮮明輪廓。

TOP 3.《侏羅紀世界:重生》|11,160筆

累積11,160筆聲量的《侏羅紀世界:重生》雖居第三,已與前兩名形成明顯斷層本片延續系列第六部《統霸天下》後的敘事線,描寫恐龍與人類共存社會的衝突與演化。新角色、新恐龍與地景轉移等元素,使本作在系列中具過渡性質,也為後續發展鋪墊空間,是唯一聲量破萬的非雙強作品。

TOP 4.《馴龍高手》|3,857筆

《馴龍高手》真人版以3,857筆總聲量排名第四,在動畫改編作品中聲量最為集中。電影延續原動畫的角色與世界觀,重現人與龍之間的情感與共生設定。此版本改採真人演員與全新視覺設計,舊有粉絲關注選角與風格轉換,亦吸引未觀動畫者透過劇場版初次接觸該故事線。

TOP 5.《壞蛋聯盟2》|2,822筆

總聲量達2,822筆的《壞蛋聯盟2》在動畫續作中維持穩定關注,影片延伸原作角色群的冒險故事,加入新成員與任務情節,視覺節奏與對白設定延續幽默風格。作為親子觀影選擇之一,內容設計兼顧娛樂性與角色辨識度,是以角色吸引為主軸的延伸型續作,維持作品辨識度與互動話題。

TOP 6.《藍色小精靈大電影》|2,041筆

《藍色小精靈大電影》總聲量為2,041筆,為系列動畫續作。新作延續原角色設定,搭配全新旅程與場景設計,並在配音與配樂層面做出調整。本片以童趣敘事為基調,維持一貫的色彩與節奏,適合家庭族群觀影。

TOP 7.《鹽路上有你》|1,226筆

《鹽路上有你》為本期少數真人劇情片之一,累積1,226筆聲量。電影改編自日本紀實作品,講述一對年長夫妻為完成妻子遺願,踏上1,700公里徒步之旅。主題圍繞陪伴、哀悼與記憶保存,片中自然景觀與身體歷程交織成情感敘事線。儘管聲量規模不大,但情節設定具穩定共鳴基礎,屬於語氣平穩的中低量級作品。

TOP 8.《窒友梅根2.0》|1,117筆

聲量達1,117筆的《窒友梅根2.0》為 AI 主題驚悚電影的續集作品。劇情延續前作「梅根」人偶失控事件後的開發背景,設定升級後的新一代智慧型玩偶再次面臨道德與操控難題。續集保留技術題材核心,並試圖拓展更多社會暗喻層次,為科技題材恐怖片帶來系列化延伸。

TOP 9.《膽大黨:邪視》|1,065筆

動畫劇場版《膽大黨:邪視》以1,065筆聲量進入榜單,本作屬於原作動畫的劇場延伸版本,保留既有人物與設定風格,內容聚焦於新角色登場與劇情任務展開。聲量結構多集中於特定粉絲圈層,整體擴散性不高,但社群語氣一致,形成穩定內部討論熱度,為典型的作品內向型傳播案例。

本期觀影聲量呈現「雙強突出、其餘分散」的結構特徵。《超人》《F1電影》不僅合計貢獻近半數聲量,其題材類型與討論節奏亦截然不同,分別帶動超級英雄與運動紀實兩條敘事主線。其後《侏羅紀世界:重生》雖仍具萬筆量級,已與雙強拉開差距,位居明顯的中段區。

其餘上榜作品中,動畫改編與系列續作為主要構成,聲量表現受限於原作基礎與擴散圈層,整體以穩定互動為主;僅有《鹽路上有你》與《窒友梅根2.0》顯示題材風格上的另類選擇,為中低量級作品帶來類型區隔。觀察整體排行可見,社群關注焦點高度集中於視覺、角色與原作框架清晰的作品,討論擴散仍以具辨識度的主題為主軸。

本次聲量統計由《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》平台提供,資料來源為潮網科技所開發之Creator sonar文字輿情模組。本次分析涵蓋的時間範圍為2025年6月20日至2025年7月20日。分析涵蓋國內主要社群及討論區(FB、YT、IG、PTT、Dcard、Threads)等,透過語意辨識與資料演算技術,整理特定期間內與關鍵詞相關之公開討論總量。

聲量指數計算方式如下:

聲量數 = 相關文章數 × 1 + 相關文章留言數 × 1

定義說明:

  • 相關文章:標題或內文出現關鍵詞之貼文、新聞、討論串
  • 相關文章留言:文章標題出現關鍵詞之文章下所有留言;如平台文章無標題,則以內文前 30 字作為標題判準。如果關鍵詞僅出現在文章而非標題,則僅記也有提及關鍵詞的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