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近年來,大型政治集會早已不只是街頭上的動員場,更是網路上的聲量戰場。這次因罷藍訴求號召上凱道的「419大遊行」,號稱吸引超過5萬人參與,不僅現場人潮洶湧,網路上的二創速度與話語戰力也同樣驚人,從政治人物的嗆聲發言、KOL的諷刺剪輯,到現場吸睛畫面,全都成了社群熱議的話題點。
誰的喊話最洗版?哪段影片被瘋傳?《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》為你整理「419大遊行」的網路聲量排行榜,分析這場遊行的熱門焦點三大觀察。
「419大遊行」聲量排名前十主題一次看
以上是419大遊行聲量排行榜,接下來繼續了解我們整理出的三大觀察!
大罷免變大造勢,成功凝聚支持者的話語主場
整體聲量集中在嘲諷與嗆聲類型的話題,如嗆黃國昌、嗆聲館長、波特王呼籲影片等,這類具高度情緒張力的內容,不僅能凝聚既有支持者,更能在社群平台上引發廣泛共鳴與轉傳。
(圖取自YT影片留言)
視覺吸睛的畫面話題性強烈,助推社群聲量形成
「最美議員」成為討論焦點,不僅因為外型吸睛,也是代表了新生代女性政治形象,在視覺與議題上,也為整場大遊行增加更多親和力與討論度,我們能從留言互動中,觀察到此類具代表性的視覺人物,有效幫助大罷免話題觸及更年輕化的社群使用者。
(圖取自YT影片留言)
KOL 們齊力輸出,成功打進非典型政治圈層
419大遊行中有不少如波特王等 KOL 參與呼籲的片段,成功觸及政治以外的受眾圈層,讓大罷免話題可以用「軟內容」形式進入日常社群語境,以及非典型政治使用者的社群視野。
(圖取自YT影片留言)
街頭走完是起點,社群延燒才是關鍵
這場以罷免為號召的大遊行,不僅在街頭展現動員規模,也在社群平台上累積了一定的聲量與討論度,觀察整體輿論流向,無論立場為何,我們都能從此次行動的聲量排行中,了解到誰能在網路上說出讓人願意轉傳的話,誰就更有機會在公共討論中取得優勢。
本文所調查的結果由《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》平台提供,資料來源基於潮網科技Bonito社群大數據分析與洞察平台。本次分析涵蓋的時間範圍為2025年4月19日至2025年4月20日。該平台透過先進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,收集並處理來自國內主要社群(FB、YT、IG、PTT、Dcard等)多個社群媒體平台的公開討論數據,對網路社群中的言論進行語意分析,並綜合討論熱度與網民反應進行排名。本次排行並非根據投票或民調結果,而是單純根據網絡討論的數量及其熱度進行排序,結果不代表正負評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