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
在美妝界,日系、韓系與歐美妝容各自擁有獨特風格,展現不同的美學理念。日系妝容強調自然清新,追求裸透感與精緻細節;韓系妝容則以光澤感與完美無瑕的底妝為核心,營造年輕水嫩的氛圍;歐美妝容則講求立體輪廓與大膽色彩,展現個性與自信。
現在就跟著《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》最新聲量分析,深入比較日、韓、歐美妝容的特色,看看哪一款最符合你的美妝偏好!
Top3. 歐美妝容|聲量:1924
延伸閱讀:Makeup by DOLCE&GABBANA😉驚訝的是歐美彩妝竟然不是厚重…
歐美妝容強調立體輪廓與大膽色彩,營造自信、性感的氛圍。底妝以霧面妝感為主,搭配修容與打亮勾勒深邃五官,強調高挺鼻梁與立體輪廓。眉毛則以濃密、立體的野生眉或俐落眉形為主,增強個人特色。眼妝部分多使用煙燻妝、切割式眼影等手法,加強眼神的深邃感。歐美妝容的唇彩大多偏向霧面質地,紅色、裸色或深色唇膏都是經典選擇,打造強勢又時尚的魅力。
討論度Top1.唇彩
網友這樣說:「(B338)鳳眼加厚唇你超適合歐美妝!但歐美妝剛起手會比較難可以從唇部保養(歐美妝適合霧面唇膏,霧面很吃唇況)、眼妝、眼下黑眼圈遮瑕開始著手歐美妝就不要再留妹妹頭了!」
網友這樣說:「(B106)其實歐美還真的不少品牌都出那種極涼感或加辣椒素的唇蜜,只為了豐唇(有的真的辣到會整個腫起來)台灣比較不流行這類商品,但在歐美他們就是很願意為了豐唇忍痛讓它腫!」
討論度Top2.底妝
網友這樣說:「(B113)歐美妝感覺比較適合妳總覺得輕薄的底妝,臉頰髒髒的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雀斑還是膚況剛好比較過敏的關係…」
網友這樣說:「(B6)妝感上有差加上小麥肌在歐美專櫃品牌色號比較多選擇🥹」
討論度Top3.眼影
網友這樣說:「(B42)我是自從買過歐美牌子的眼影之後,就回不去用日系眼影了,太好玩了,甚麼色也有,不再是一堆大地色在鬼打牆」
網友這樣說:「(B15)眼影我推薦歐美,有細閃的我推薦日牌,那種粉紫色系的我推薦韓國(還有口紅」
Top2. 韓系妝容|聲量:7499
延伸閱讀:#分享 ✨近期入手的韓國彩妝✨ – 美妝板| Dcard
韓系妝容講求精緻且帶有水潤光澤的妝感,讓整體看起來年輕有朝氣。底妝以水光肌或霧面奶油肌為主,強調光滑無瑕的膚質。眉毛通常是平直眉或自然眉型,給人溫柔可愛的印象。眼妝偏愛大地色、蜜桃色等溫暖色系,搭配細緻的眼線與臥蠶,放大雙眼同時增添無辜感。唇妝方面,咬唇妝與玻璃唇是代表特色,讓雙唇看起來水潤飽滿,充滿韓系少女感。
討論度Top1.底妝
網友這樣說:「(B30)韓系的精髓我知道的就是底妝:輕薄透亮、奶油肌感」
網友這樣說:「(B12)確實因為通常韓系粉底跟氣墊粉餅就兩色,只好奔向專櫃懷抱後改善很多」
討論度Top2.唇彩
網友這樣說:「(B48)開架唇彩除了韓系之外都普,但是多數韓系品牌只能代購,或者直飛韓國去買🤣」
網友這樣說:「(B1)韓系唇釉好容易沒多久就陣亡🥲」
討論度Top3.腮紅
網友這樣說:「(B18)44也好看,而且他們的珠光真的都超細緻,上臉很均勻」
網友這樣說:「(B3)Bbia腮紅膏真的推推顏色自然也不黏糊」
Top1. 日系妝容|聲量:16269
延伸閱讀:[心得] 30樣,我的2024年度愛用「日本美妝」
日系妝容強調自然清新與細膩的妝感,追求「素顏感」的同時又帶有精緻細節。底妝以輕薄透亮為主,讓肌膚看起來像天生好膚質般無瑕透亮。眼妝通常以大地色或柔和色系為主,搭配細緻的眼線和自然捲翹的睫毛,營造溫柔無辜感。腮紅是日系妝容的靈魂,常見於蘋果肌或眼下位置,增添少女感與好氣色。唇彩部分偏好自然的粉色、珊瑚色或漸層唇妝,打造清新溫柔的氛圍。
討論度Top1.眼影
網友這樣說:「(B40)眼影買日系的顯色度低比較不會失敗」
網友這樣說:「(B13)新手首推日系品牌canmake cezanne excel四格盤非常不易失手~」
討論度Top2.唇彩
網友這樣說:「(B12)被燒到塞尚的潤唇膏!我喜歡他們的水潤唇釉~」
網友這樣說:「(B1)只對日系粉餅和睫毛膏有興趣日系唇彩免疫日系的太水潤」
討論度Top3.眼線
網友這樣說:「(B49)睫毛膏眼線筆眉毛都用咖啡色系,日本人都喜歡垂れ目的小狗眼」
網友這樣說:「(B13)可以去看看日系品牌Kate通路很多寶雅、屈臣氏或康是美都買得到特別推薦他們家的眼線筆」
無論是日系的清新粉嫩、韓系的水潤亮澤,還是歐美的濃郁性感,每種妝容風格都有其獨特的魅力,最重要的是,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格與色彩,才能打造最具個人特色的完美妝容!
本文所調查的結果由《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》平台提供,資料來源基於潮網科技Bonito社群大數據分析與洞察平台。本次分析涵蓋的時間範圍為2024年10月01日至2025年02月28日。該平台透過先進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,收集並處理來自Facebook、YouTube、Threads、Instagram等多個社群媒體平台的公開討論數據,對網路社群中的言論進行語意分析,並綜合討論熱度與網民反應進行排名。本次排行並非根據投票或民調結果,而是單純根據網絡討論的數量及其熱度進行排序,結果不代表正負評價。